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同治甲戌風災,齊心共建家園

這場風災發生於1874年9月22日至23日,即同治甲戌年農曆八月十二日,颱風威力甚猛,沉船塌屋數以百計,死傷數千人,維多利亞港內十多艘遠洋船隻沉沒,港督的山頂別墅也被吹塌。雖然遇到天災和經濟不景氣,但他仍努力進行基本建設,除了發展道路和土地,他並在海面建了三座燈塔。

當時這個強烈颱風在珠江口附近登陸,先後吹襲香港及澳門,遠至廣州亦受災害。數百隻中國帆船沉沒。澳門則有五千多人死亡,數千隻漁船沉沒,大量樓宇倒塌,損失達二百萬銀圓。珠江口西岸從香山至順德、廣州俱出受颶風及風暴潮襲擊,「圍堤破裂,水高二丈」。

颱風在香港期間,陸上十七名歐洲人死亡,中國人死亡據估計相信最少在二千五百人以上。房屋損壞嚴重,超過一千間房屋被吹到,部份政府建築物包括港督居住之山頂別墅亦損毀。石澳、鶴園、土瓜環、馬頭圍等村落被夷為平地。雖然9月23日上午2至3時為天文低潮,維多利亞港內依然出現風暴潮,海水比正常高潮高出五至六呎,部份地方被水淹,水深四至五呎。部份海傍堤圍被沖走,原來海旁之碼頭貨倉被摧毀。在海上,約二百名歐洲水手及船員死亡,十多艘遠洋船沉沒,數十艘擱淺或損壞。數百隻至千隻中國漁船沉沒,死傷約數千人。

一百多具罹難者骸骨在昂船洲上被發現;由東華醫院與其他罹難者一併合葬雞籠灣墳場,稱為「遭風義塚」。1959年雞籠灣墳場停用,義塚被遷到和合石墳場。

位於香港筲箕灣東大街53號的筲箕灣天后廟也被摧毀,成間塌了下來。光緒二年(1876)重修。廟內嵌有南海人潘藜閣所撰的《天后古廟重修碑記》。潘藜閣曾是李鴻章的幕僚,出任天津知府,京津道台。潘氏子孫-潘讚化曾先後加入東京振武學堂和東京早稻田大學,並加入孫中山的興中會,從事革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