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原作勘探土質 屹立海中百年(綜合轉載)

大公報

有近百年歷史的港島大潭篤水塘,與附近21項水利設施均被列為法定古蹟。香港大學聯同技術潛水員,去年到大潭篤水塘一帶探索,潛入一個有百年歷史的海邊古井,窺探當年大潭篤水塘選址的秘密。研究人員驚歎當年建井用料及手工之精細,令這些古井經歷百年風吹雨打,至今屹立不倒。

香港大學聯同香港水下考古總會和香港技術潛水總會,於去年10月開始,在大潭篤水塘對開海面,對大潭港沿岸原有的6口約建於1902至1904年間的古井展開研究,其中兩口於多年前被運英泥船撞毁。研究人員相信,該批古井當年是用作勘探大潭港地質,了解該處是否適合興建大潭篤水塘水壩。


水井建海上 不存食用水

港島多棟建設如聖約瑟大教堂、立法局大樓及美利樓都是以花崗岩為主建築而成,後來政府開始興建水塘作貯水之用,亦有用上花崗岩建築。潘新華研究所得,位於大潭的4個水塘,多用堅硬的花崗岩砌成,比香港首個水塘,薄扶林水塘建得更堅固更耐用。在研究花崗岩的運輸過程中,潘新華發現大潭港上有4個大型水井,每個直徑達2米,深逾8米,因建於海上,相信不作貯存食用水。

為建水塘 遷移村民

香港大潭港的大潭篤水塘於1912年興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大潭篤水塘位於今天大潭篤村後面,不遠處是舊日礦場土地灣村。據當地村民所說,100年前的大潭篤村本在今天大潭篤水塘的位置。考查1914年的立法局會議紀錄,證實當年因興建大潭篤水塘共需遷移76名大潭篤村村民。當中鍾氏家族村民更被遷移至柴灣。

港大伙潛水專家考古

負責這項研究的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首席講師潘新華指出,古井下的石層深,離水面超過50呎,相信要在該處建水壩,先要把該區圍封再抽乾海水,但當年的技術無法解決水壩入水的問題,故當局最終把大潭篤水壩後移至今天大潭篤村後面,「否則大潭篤水塘就能超越1960年代完工的船灣淡水湖,成為香港首個建於海面的水塘」。

原有6口 兩口已毁

協助研究的香港水下考古總會主席胡名川和香港技術潛水總會主席李克強,於去年10月潛入其中一口直徑兩米、深8米的紅磚古井探索。胡名川說,井身十分狹窄,勉強只能讓兩人同時進入,不過井內水質和能見度不錯,可清楚看見魚和蟹在井內游動。他本欲抽取井底泥土作化驗,可惜被破魚網纏身,被迫返回水面,空手而回。李克強則說古井的內貌十分完整,他們嘗試輕輕刮井身,都沒有磚碎掉落。

潘新華說,古井是用一般磚頭建成,單從肉眼看,該井經歷百年風吹雨打,井身紅磚保存完好,可見其用料和手工十分精細,「100年前的機械投入很少,完全靠人手挖掘,能做到這樣密封不透水,是十分少見的」。

古蹟辦研納古蹟

潘說,古物古蹟辦事處已邀請專家為古井做評估,研究納入古蹟的可行性。胡名川則希望政府可多關注水下文物的保育。他表示,該些古井纏擾物多,危險性高,呼籲市民切勿到古井潛水探索。

其他資料:
百載流傳(水務署)
http://www.wsd.gov.hk/filemanager/tc/share/monuments/stream_of_memories.pdf

薄扶林水塘、大潭水塘群、黃泥涌水塘、九龍水塘、
城門( 銀禧) 水塘和香港仔水塘的文物價值 (古蹟諮詢委員會)
http://www.aab.gov.hk/form/AAB138-14-B-chi.pdf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同治甲戌風災,齊心共建家園

這場風災發生於1874年9月22日至23日,即同治甲戌年農曆八月十二日,颱風威力甚猛,沉船塌屋數以百計,死傷數千人,維多利亞港內十多艘遠洋船隻沉沒,港督的山頂別墅也被吹塌。雖然遇到天災和經濟不景氣,但他仍努力進行基本建設,除了發展道路和土地,他並在海面建了三座燈塔。

當時這個強烈颱風在珠江口附近登陸,先後吹襲香港及澳門,遠至廣州亦受災害。數百隻中國帆船沉沒。澳門則有五千多人死亡,數千隻漁船沉沒,大量樓宇倒塌,損失達二百萬銀圓。珠江口西岸從香山至順德、廣州俱出受颶風及風暴潮襲擊,「圍堤破裂,水高二丈」。

颱風在香港期間,陸上十七名歐洲人死亡,中國人死亡據估計相信最少在二千五百人以上。房屋損壞嚴重,超過一千間房屋被吹到,部份政府建築物包括港督居住之山頂別墅亦損毀。石澳、鶴園、土瓜環、馬頭圍等村落被夷為平地。雖然9月23日上午2至3時為天文低潮,維多利亞港內依然出現風暴潮,海水比正常高潮高出五至六呎,部份地方被水淹,水深四至五呎。部份海傍堤圍被沖走,原來海旁之碼頭貨倉被摧毀。在海上,約二百名歐洲水手及船員死亡,十多艘遠洋船沉沒,數十艘擱淺或損壞。數百隻至千隻中國漁船沉沒,死傷約數千人。

一百多具罹難者骸骨在昂船洲上被發現;由東華醫院與其他罹難者一併合葬雞籠灣墳場,稱為「遭風義塚」。1959年雞籠灣墳場停用,義塚被遷到和合石墳場。

位於香港筲箕灣東大街53號的筲箕灣天后廟也被摧毀,成間塌了下來。光緒二年(1876)重修。廟內嵌有南海人潘藜閣所撰的《天后古廟重修碑記》。潘藜閣曾是李鴻章的幕僚,出任天津知府,京津道台。潘氏子孫-潘讚化曾先後加入東京振武學堂和東京早稻田大學,並加入孫中山的興中會,從事革命事業。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漢華中學

漢華中學創辦於1945年,位於西環青蓮台。由一批大學畢業生立志培育下代,使中國富強而創辦。學校富有較深的國家色彩,並堅持以母語教學,使學生的中文水平頗高。同時也強調「透過學校教育,讓學生對祖國有正確的認識」

初期,學校只有小一至中一,共有學生120名。之後學生不斷增多,到1965年新校舍落成後,更增至1600人。期間,學校相繼成立學生自治會、家長教師聯誼會及校友會,而且從1952年開始更參加香港中學會考,翌年還註冊為非牟利性質的有限公司。

到1968年,學校開辦兩所分校後,使該校發展達至高峰。之後兩所分校於1982年停辦。1986年起,該校便申請轉為津貼中學,至1991年加入港府的「直接資助計劃」,獲得很多資源,使校舍設備有了更大的改善。

資料來源: 梁炳華,<中西區風物志>,增訂版,中西區臨時區議會,1999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