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2日 星期一

紅毛嬌街

紅毛嬌街在哪裡?紅毛其實比喻洋人。嬌固然是女士。哪裡會有很多西方女士呢?翻查紀錄,紅毛嬌街就是位於中環的吉士笠街。吉士笠街就是紀念吉士笠。吉士笠又是誰呢?

吉士笠,又譯名為郭實臘牧師,因懂得漢語,自稱為郭士立。全名為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他於1803年7月8日在德國東部波美拉尼亞出生。1821年,入柏林耶尼克傳教士學校。
1823年,在鹿特丹加入荷蘭傳教會。曾在巴塔維亞布道。1826年,於荷蘭傳道會畢業後,奉命到爪哇工作宣教。他對語言有濃厚興趣,在爪哇學會了客家話和潮州話。1828年,由新加坡到泰國。不久辭去尼德蘭傳教會職務,成為自立傳教士。1829至1831年,在泰國用暹羅文翻譯《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並出版《交趾支那字典》。

1831年,乘船到澳門再轉到廣州與馬禮遜見面。他不但出任英國東印度公司翻譯,並且受馬禮遜所託,把在馬六甲印刷之聖經及信仰書籍帶往中國、高麗(即今日之韓國)及日本派發。沿途偵察中國海岸,搜集到大量的政治、經濟、軍事情報。他到過廈門、福州、舟山、寧波、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等地。這成為他參與鴉片戰爭和起草《南京條約》的資本。在戰爭期間,郭實臘穿起了軍裝,隨軍到各地強徵糧草軍需。在上海等地販賣鴉片並在“阿美士德”間諜船上活動,同時散發宗教書刊。

1832年他到澳門時,許多鴉片商人都爭著請他帶路到中國沿海去推銷鴉片,待遇十分優厚。在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里保存的英國鴉片公司1833年檔案中有兩封公司老板誇獎郭實臘的信,其中提到:“郭實臘博士給我很大的幫助。現在生意越開展,他的幫助越需要了。他的熱情是無限的,但未免大膽,太敢幹了。”信中描述郭實臘對付中國官員檢查的情景時說,“郭實臘穿上最講究的衣服,帶領兩只小船,裝出神氣十足的樣子,迎上前去,對中國官吏大聲威嚇,喝令從速離去,若敢再來,就將他們毀滅。”鴉片戰爭前,郭實臘還為當時的英國駐粵領事義律就鴉片的銷路出謀劃策。

1833至1837年主編《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月刊),該刊除傳教文字外,還刊載政治、科學和商業方面的文章。1834年,與裨治文共同組織益智會。1835年,擔任英國對華商務監督漢語秘書。

1838年7月,將自己撰寫的《英吉利國政公會》一文,刊於他主編的《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文中引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管子》之言論,反映昔日英明君主以法治國,是一種行政舉措,作為賞罰人民的程式,藉此維護家庭、社會和國家的秩序。

1839年9月5日,把義律戰書的漢語翻譯本交給清朝。1840年,擔任定海縣長。1841年,擔任寧波縣長。1842年,任鎮江行政長官。1842年8月,參加南京條約的談判。在談判過程中,郭實臘、馬儒翰、英國聖公會的李太郭(George Tradseent Lay )和英國倫敦會的麥華陀(Walter Henry Medhurst Jr.)都是英軍司令璞鼎查的得力助手。郭實臘和馬儒翰不僅是談判的主要代表,而且包辦了條約的起草工作,多次就條約的具體內容與中方代表討價還價。

香港開埠後,砵甸乍委任他為中文秘書。另外因為他會說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他便擔任撫華道。1850年,他離開了香港。1851年8月9日逝世。香港政府便在中環興建吉士笠街紀念他。

初期,那裡是造鞋店及補鞋店的集中地。後來,當地設立西洋高級妓院。因此吉士笠街被俗稱為紅毛嬌街。在紀念牧師的街道上興建妓院,可以說是一大諷刺。

(參考:香港街道命名考源、趣談香港街道)

沒有留言: